201804152218
▲林憲通(左)無師自通,巧手打造迷你二龍競渡龍舟,後方為真實龍舟。(圖/記者李清貴攝 , 2018.04.15) 2001年被交通部觀光局列為「台灣十大民俗節慶活動」的礁溪鄉二龍村的「二龍競渡」龍舟競賽,據說已經有兩百多年歷史,這項龍舟競賽,是上庄「淇武蘭」與下庄「洲仔尾」兩個聚落之間的龍船比賽。「二龍競渡」的龍舟與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是,這裡的龍舟沒有龍頭的具象造型,也沒有龍形的雕刻。居住在「洲仔尾」,原本在泰國種植橡膠樹的林憲通,因為要照顧高齡96歲的老母親才毅然回來台灣,在陪伴母親的同時,林憲通利用回收的檜木,無師自通打造只有真實版「二龍競渡」龍舟十分之一大小的迷你龍舟,其微妙維肖的程度讓人嘆為觀止。 完全不具木工背景的林憲通表示,他是隨團到屏東東港考察老師傅打造「二龍競渡」的龍舟,回來之後自己摸索,從尋找木材,製作枕木龍骨、划槳、綁藤索以至於龍舟內部的細微裝飾,一點一滴費盡心思慢慢琢磨出來的。他說,有時為了大小、對稱問題,半夜起來對著作品百般思量,總要想出一個結果才肯罷休。 林憲通四年當中總共打造八艘迷你「二龍競渡」龍舟,由於「二龍競渡」龍舟是以台灣紅檜木製作,林憲通對於材質也絲毫不馬虎,由於台灣紅檜木價格昂貴,取得不易,於是他透過各種管道蒐集報廢檜木傢俱,從中選取適合的木材做為製作迷你龍舟的材料。 林憲通製作的迷你龍舟,除了放在櫥窗當中供人觀賞之外,也可以放到河流當中,彷彿真實龍舟一般遊移,由於作品紮實,連細微的「綁藤索」(船身中央以枕木龍骨與籐條綁緊,意在讓船體具有彈性與延展性和保護船體)都與真實版無異,因此,即便放到河流中也不會進水。 「二龍競渡」的龍舟除了沒有龍頭的具象造型、沒有龍形雕刻之外,「淇武蘭」與「洲仔尾」的龍舟圖案也有些微不同。淇武蘭的槳是綠色,洲仔尾是紅色,雖然兩隊在船首、船身與船槳都有太極圖案,但淇武蘭的陽極在上,洲仔尾則是陰極在上,而比賽時沒有裁判及記分員,雙方以「敲鑼」做為邀請也是一大特色。比賽過程中,只要一方認為不公平或起步較慢,就可以停止「敲鑼」,這時就必須回到原點重新再比一次,如此來回七、八趟是常有的事,有時甚至十幾趟才分出勝負。就是因為這些獨特的比賽方式及船體造型,才被列為「台灣十大民俗節慶活動」。 而林憲通的迷你龍舟如果適當推廣有機會成為地方文創產品,居住在當地的礁溪鄉民代表張永德就表示,透過小型龍舟體驗,可以活化這些文化資產,進一步為地方帶來發展觀光的契機。
影/迷你二龍競渡龍舟 孝子無師自通巧手打造
他會去包二奶嗎?他會外遇嗎?讓徵信社幫妳評估
留言列表